本文目录
公债是什么意思
公债 公债是指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广义的公债是指公共部门债务,狭义的公债是指政府部门债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指的公债大多是狭义的,即政府举借的债。
一般把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中央政府债券,或国家债券,简称国债,而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地方政府债券,简称地方债。
公债的特点
公债作为债券体系中的一个品种,与其他债券相比,显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1、安全性高。在各类债券中,公债的信用等级通常被认为是最高的。
2、流通性强。公债的二级市场十分发达,转让很方便。
3、收益稳定。公债的付息由政府保证,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公债的收益是比较稳定的。
4、免税待遇。大多数国家规定对于购买公债所获得的收益,可以享受税收上的免税待遇
公债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分析:公债的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举借的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的债务。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发行一九八九年保值公债的通知》
为了贯彻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筹集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务院决定发行一九八九年保值公债,现通知如下:
一、一九八九年保值公债发行总额为一百二十亿元。发行对象为城乡职工、居民、个体工商业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有条件的某些公司。债券偿还期限为三年,年利率随人民银行规定的三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浮动,加保值贴补率,外加一个百分点。
二、一九八九年保值公债利息自购买之日起计算,期满三年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未到期不兑付,逾期未领取不加计利息。公民个人购买一九八九年保值公债的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什么是公债
问题1:什么是公债?
问题2:公债是什么意思?
公债的概念:
公债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取得的一种债务收入。
一、公债是各级政府借债的统称。中央政府的债务称为中央债,又称国债;地方政府的债务称为地方债。我国地方政府无权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务,故人们常将公债与国债等同起来。
二、公债是政府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债具有有偿性和自愿性特点。除特定时期的某些强制性公债外,公众在是否认购、认购多少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利。
三、公债是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的主要形式。
四、公债是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公债存在的条件
一、公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公债总是与国家的职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期的公债主要是财政困难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和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要实现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经济的职能,就有必要借助公债这个重要工具。
二、公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充裕的闲置资金。只有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社会上才会有充足和稳定的闲置资金,这是发行公债的物质条件。
第二,金融机构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完善是发行公债必须的技术条件,否则公债发行便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第三,公债的存在和发展还必须与商品货币经济下的社会意识观念相适应。
公债的性质
一、公债是一种虚拟的借贷资本
公债体现了债权人(公债认购者)与债务人(政府)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在发行期间是由认购者提供其闲置资金,在偿付阶段是由政府主要以税收收入进行还本付息。公债资本与其他资本存在的区别在于公债资本(用于非生产性开支)并不是现实资本,而只是一种虚拟的资本。用于生产性开支的公债则表现为不能提取的公共设施等国家的现实资本。
二、公债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是一种“延期的税收”
公债的发行,是政府运用信用方式将一部分已作分配、并已有归宿的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公债资金的运用,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资金,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而公债的还本付息,则主要是由国家的经常收入----税收来承担。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债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公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从财政角度看,公债是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是弥补赤字、解决财政困难的有效手段。
当国家财政一时支出大于收入、遇有临时急需时,发行公债比较简捷,可济急需。从长远看,公债还是筹集建设资金的较好形式。一些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如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往往需要政府积极介入。
2、从经济的角度看,公债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合理化。公债采用信用的方式,只是获得了一定时期内资金的使用权、没有改变资金的所有权,适当发行公债,可以使二者的比例关系趋于正常。
(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公债是一种金融资产、一种有价证券,公债市场可以成为间接调节金融市场的政策工具。
(4)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公债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公债?公债的概念及性质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公债概念及性质的法律知识,在下文中为大家解答什么是公债的疑问,请阅读了解详情。
公债 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公债的阐述说明:
1、公债是各级政府借债的统称。中央政府的债务称为中央债,又称国债;地方政府的债务称为地方债。我国地方政府无权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务,故人们常将公债与国债等同起来。
2、公债是政府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债具有有偿性和自愿性特点。除特定时期的某些强制性公债外,公众在是否认购、认购多少等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利。
3、公债是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的主要形式。政府信用是指,政府按照有借有还的商业信用原则,以债务人身份来取得收入、或以债权人身份来安排支出,或称为财政信用。公债只是财政信用的一种形式。财政信用的其他形式包括:政府向银行借款、财政支农周转金、以及财政部门直接发放的财政性贷款等。
4、公债是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公债的性质:
1、公债是一种虚拟的借贷资本
公债体现了债权人(公债认购者)与债务人(政府)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在发行期间是由认购者提供其闲置资金,在偿付阶段是由政府主要以税收收入进行还本付息。公债资本与其他资本存在的区别在于公债资本(用于非生产性开支)并不是现实资本,而只是一种虚拟的资本。用于生产性开支的公债则表现为不能提取的公共设施等国家的现实资本。
2、公债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是一种“延期的税收”
公债的发行,是政府运用信用方式将一部分已作分配、并已有归宿的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公债资金的运用,是政府将集中起来的资金,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进行再分配;而公债的还本付息,则主要是由国家的经常收入——税收来承担。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债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以上就是关于公债的概念是什么,公债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公债的概念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8090生活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zhumingjun9@163.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